“公生明,廉生威”-官员的座右铭,学好何惧反腐?
作者:清风 来源:原创 更新时间:2018-8-12 17:06:05 浏览次数:8376次
明清时期的平遥县衙,每当卯时县令(相当于现在5-7点)端坐大堂办公的时候,对面仪门内壁上“公生明,廉生威”六个斗大墨色大字便映入眼眶,供其警示自勉。作为明清吏治最有名的一则官箴,其全文是“吏不畏吾严,而畏吾廉;民不服吾能,而服吾公。公则民不敢慢,廉则吏不敢欺。“公生明,廉生威”。这则劝诫为官者的至理名言的大意是说,作为一个地方官,你的公务人员不惧怕你严格,而惧怕你廉洁;老百姓不服你有多大的能耐,而服你有一颗公正的心。你公道正派了,平民们不敢怠慢;你能在廉洁方面作出表率,你的部下就不敢瞒着你办坏事。公能使你明察、明断、明智而有远见,廉能使你越来越有威信和权威。
据有关专家考证,这则“官箴”之言最早出自明朝曹端之口。曹端系山西曲沃人氏,中举后一直在霍州、浦州做学政。他学崇朱熹,并重实践,被推为明朝理学之冠,他不仅学术造诣高深,而且品行卓异,培养学生达数百人遍布天下。永乐十二年(1414),曹的学生郭晟乡试中试,授西安府同知,临上任去拜别恩师曹端,并讨教为官之道。端曰:“其公廉乎!公则民不敢慢,廉则吏不敢欺。”于是,这则不朽名言便被纳入官箴而流传至今。
明朝著名的清官年富(安徽凤阳人),官至户部尚书,迁山东巡抚时,将曹端的名言做些改动增加了“公生明,廉生威”的结论性词语,用楷书书写刻碑立于泰安府衙内,这是我国较早的官箴刻石,但如今已经失传。
石刻虽然失传了,但是名言始终是名言,必将流传千古,只是如今的好多官员却把这句名言当作失传了一样,把老百姓赋予他们的权利当作了敛财石,为了金钱美女而铤而走险,滥用私权,不顾党纪国法的规定,顶风作案。习大大执政以来,终于把反腐放到了重要的位置上执行,再不反腐确实要亡党亡国,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决心与力度越来越深入,随着一批批高官的落马,我们应该能想象到,在中国这么多的官员之中,能有多少还在恪守这则名言呢?
腐败的根源在哪里,在于官员的权利太大,在于没有有效的监管机制,在于百姓的忍气吞声,在于百姓的习以为常。古往今来,民不与官斗的思想一直在延续,该结束了,百姓们应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,转变自己的思想了。政府的职能是为人民服务,但是如今政府的工作人员办事效率还是被诟病,很多人谈起,去政府机构办事的时候,没有关系的话,办一个事情要跑很多遍,为什么,就是因为政府的工作人员不能一次性的解释清楚需要的手续,虽然现在一直在精简办事环节,转变工作作风,但还必须加大力度,首先应该从基层做起,口号喊的响,不如办事畅,政府工作人员的思想也该转变了,做到真正的为人民服务。反腐之路还很漫长,需要百姓的参与,需要官员的自律,需要政府的有效监管,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!
“公生明,廉生威”去哪儿了?如今的为官者,还有多少人能知道这则官箴?知道的能有多少把他作为座右铭的呢?如果每个官员都能把他作为自己的为官之道,那反腐这个名词必将成为过去时,祖国何愁不昌盛?
习大大说:中国这头雄狮觉醒了!